研究表明,N-亞硝胺是由仲胺與氮氧化物反應而生成的。在膠料的硫化過程中,以仲胺(如嗎啉、二異丙胺等)為基礎的硫化促進劑分解后產生仲胺與空氣中或配合劑的氮氧化物反應生成N-亞硝胺,生成的亞硝胺將DNA烷基化,有最終誘發致癌的可能性。而伯胺或叔胺與氮氧化物,就難以生成穩定的亞硝胺。國外許多國家早已將主要硫化促進劑種類,如次磺酰仲胺類、秋蘭姆類、二硫代氨基甲酸鹽類及硫磺給予體類的物質作為可能產生亞硝胺的研究對象,分析他們產生亞硝胺的機理與替代問題。
鑒于此,全球許多限制性法規相繼出臺。如德國早在1982年就頒布法規控制亞硝胺含量,美國、日本、法國、英國也積極開發不產生亞硝胺的新型硫化促進劑,并相繼停止使用會產生亞硝胺的硫化促進劑。1997 年北京橡膠研究設計院剖析測定,歐美輪胎中已經捕捉不到嗎啉殘基的痕跡量,這就確認一些會產生亞硝胺的促進劑在歐美國家已經不再使用。
21世紀是綠色化工時代,環境保護在今后化工生產中顯得尤為關鍵,我國橡膠助劑工業“十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今后工作重點是調整產品結構,加大環保無毒橡膠助劑的開發與使用。
另外,從世界橡膠助劑工業發展的現狀來看,目前已處于比較成熟的時期,新品種、新技術較少。隨著中國加入WTO后貿易壁壘的消除,具有優勢的國外橡膠助劑企業為了繼續占據國際市場,必然會設置新的壁壘,環保壁壘將會是他們首選目標。因此我國應順應潮流,大力開發應用環保型硫化促進劑,可以說環保硫化體系的建立已成為我國橡膠促進劑未來發展方向和關鍵。以下介紹環保型促進劑的開發與有毒硫化促進劑的替代。 我國橡膠促進劑工業必須大力調整產品結構,開發生產環保型硫化促進劑。今后工作重點應該是采用TBBS、TBSI替代目前主要使用次磺酰仲胺類促進劑NOBS、DIBS、DCBS等;采用ZBTP、TBZTD、TOT-N等替代有毒性秋蘭姆類促進劑;為了改善硫化返原與耐疲勞性,可采用促進劑 HTS或與BCl并用的方法;要擴大TBBS及其原料叔丁胺的裝置規模,完善工藝技術;進行TBSI、TBZTD、HTS和BCl的研究與開發,盡快實現產業化。
上一條:橡膠工業
下一條:木質素磺酸鈉的用途 |
![]() |